(资料图)
今年以来,白垛乡坚持由强化“红色”精神引领着眼,于提优“绿色”生态环境着笔,从凝聚“蓝色”乡风善治首手,朝奔向“金色”产业振兴着力,深入破解乡村治理难题,绘就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和美乡村新图景。
强化“红色”精神引领白垛乡始终聚焦“红色”基因,坚持发挥党建赋能,将红色教育延伸到和美乡村节点建设中,让红色基因浸润村庄城镇精致化管理。以“党委带动、支部推动、党员促动、党群互动”的方式,围绕城镇环境卫生提升、城镇风貌整治提升、城镇公共秩序提升三大方面,划分网格责任区,重点对网格内车辆乱停乱放、占道经营、野广告、物品乱堆等乱象开展“清零”行动,扮靓城乡新颜值。截至目前,全乡共划分84个网格区,组建“党员志愿者+村‘两委’+护林员+公益性岗位人员”共计209人的“红色网格”队伍,带动全乡群众3000余人参与行动,签订责任书105份,整治占道经营11处,纠正车辆乱停乱放60余次。
提优“绿色”生态环境以生态宜居为目标,大力推进人居环境靓化、美化、净化“三化”行动,以“六净六好”为抓手,通过院坝会、以奖代补等方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让群众从“旁观者”变为“主人翁”。组建乡村田技师、园艺师、规划师小分队45人入户分类指导,对花卉、林果进行资源整合、规模培植、巧妙布置。全覆盖高质量推进庭院整治、“垃圾革命”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,让乡村庭院增值增效形成“整洁新民居、花果满村寨”的美丽农家景象。目前,已实施村落绿化项目700㎡,规划整理出“微花园”30户,“微果园”50户,“微菜园”35户,选出庭院美化示范户306户,组织开展环境卫生评比5次,发放流动红旗84面,组织开展卫生清扫志愿活动120余次。
凝聚“蓝色”乡风善治推行“党建+”乡村治理模式,逐步引导建立“村‘两委’+驻村工作队+一约四会+村民”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治理格局。以法治为保障,实施“大宣传、大入户、大走访”活动,宣传政策知识,鼓励群众监督举报违法犯罪,确保安定有序。以德治为基础,通过开展身边好人、五好家庭、星级文明家庭等模范评选活动,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,涵养广大群众道德修养,弘扬清风正气。通过“积分兑换”模式,让美德转化成实物,用行动支持正能量。成立红白理事会并制订了操办红白喜事“五控一倡”机制,为村民定规矩、立良俗、破陋习,助力美丽乡村建设。目前,全乡获评县级以上“文明家庭”6户,获评星级户70户。
奔向“金色”产业振兴实行“一村一特多品”的农业产业振兴模式,采取资源联投、产业联营、土地流转和劳务派遣等多举措壮大村集体经济,目前建有标准生猪肥育场4个,存栏4600头,菌类养殖基地1个,占地15亩。通过党员“三传三帮”即传实用技术、传市场信息、传致富经验、帮熟悉政策、帮开发市场、帮引荐专家,持续巩固传统优势烤烟产业,确保常年稳定种植1.5万亩以上,同时打响精品水果和中药材生态品牌,全力融入大湾区,带领群众发展黄桃、珍珠油桃、黄金脆梨、新西兰猕猴桃等精品水果3000 亩,发展中药材太子参2800亩、黄精120亩、缬草300 亩、百合350 亩,发展油茶1400亩、魔芋300亩。2023年金色产业预估产值超过1.2亿元,形成全民奔富的生动局面。
(一亩=0.0667公顷)
(一斤=0.5公斤)
来 源:白垛乡 杨贵英
编辑/一审:潘成婷
二 审:李 炜三 审:刘 敏核 发:向天祥